新闻中心主任高文棋介绍说,本届高峰论坛注册记者4100余人,其中记者1600余人。除了便利的工作条件,新闻中心还为各国记者提供了不少高科技体验机会:沉浸式VR、在带有“一带一路”标识的卡片上远程签名留念、在步入式合影互动区实现和敦煌莫高窟等中国标志性建筑合影在记者的帮助下■■■◆,《信心报》记者埃尔维斯体验了人脸识别储物箱存包、取包快速便捷,埃尔维斯对新闻中心提供的服务非常满意。
沙漠★◆■★■◆、驼队■■◆★◆★、大海■◆◆■、帆船,在建筑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新闻中心里,丝路文化的印记随处可见■★★。以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丝路山水地图》为蓝本,在静态长卷上叠加动态元素、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的动画片◆◆■■★,重现了古丝绸之路上的风土人情和繁华兴盛◆★■◆★。古朴雅致的《簪花仕女图》《捣练图》,敦煌壁画的飞天纹和北京传统建筑上的如意云头纹,共同打造出一个充满中华底蕴★■◆■、宁静宜人的工作环境。
入口处,中国高铁、C919、运20、◆★■“华龙一号”、“蓝鲸一号”★★◆、“嫦娥四号”等图片◆■,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建设成就;马尔代夫的中马友谊大桥★◆◆、印尼爪哇芝马努河上的加蒂格迪大坝、英国纽卡斯尔市的启迪科技园■◆★■◆、乌干达的坎帕拉恩德培机场高速公路等图片,让人们看到了“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古老的胡同■★◆、繁华的都市、美丽的山水等图片,尽显千年古都北京的城市发展成就◆◆■★★。
奥扬格欧洛奇是肯尼亚《民族日报》的记者。他告诉记者,肯中两国在经贸、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诸多合作,当地人民已从中极大获益,他非常高兴参与此次盛会,期待两国达成更多合作共识,“这也将是我报道的重点★◆◆”。
4月23日◆★◆■,设于国家会议中心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对外开放。
马尔代夫国家电视台记者萨拉和蒙古国TV2电视台记者安德丽对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主席将要发表的主旨演讲充满期待★◆■■。萨尔瓦多《拉丁日报》记者萨尔霍阿金说:◆★◆◆■■“萨尔瓦多与中国建交不久,但很幸运,我们赶上了这一大好机会。”
新闻中心还组织了多条线路的城市采访活动。阿根廷《金融界报》记者雷贝约艾米丽亚说,他们都积极报名参加◆★◆,认为这是发现北京、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好机会。“我们对高峰论坛充满期待凯发k8体育网址,接下来几天,我们将满怀热情和热度参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