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未来战争的关键战场

日期:2025-07-25 15:56:38 浏览量:

  

地下空间:未来战争的关键战场

  特别是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的摩苏尔战役,更是让各国军队看到了地下战争的威力。

  同时★★◆,美军还在加强城市地下作战训练。目前■■■◆★,美国陆军已投入5.72亿美元■◆◆,对31个现役作战旅中的26个进行地下作战训练★◆■◆,并为其配发相应装备■★◆。眼下已有5个旅■★★★“结业”,剩下的21个旅将于明年1月前完成培训。美陆军官员透露★■■◆★◆,地下作战训练所使用的模拟环境设施由集装箱改造而成,可以很好地模拟黑暗、狭窄■★、氧气含量低等特点★◆,且花销不大★★。

  进攻方的劣势显而易见,他们处于陌生作战空间,地下战场空间的态势感知能力较差■◆★■◆◆,无法迅速找到有利地形■◆◆■★,缺乏避开防御方火力的掩护◆◆■;地下战场空间电磁环境更加复杂,通信和导航可能受阻■■★★◆;先进武器装备及海陆打击平台难以发挥正常效能★■★★,并且容易陷入类似地面巷战的窘境◆★■★★。

  为了应对未来城市地下作战,一些国家军队已经开始从武器装备、指挥通信等方面着手准备。如美俄研制的钻地炸弹和温压弹,就专门用于地下作战。叙利亚战争中,俄军曾用重达900公斤的巨型钻地炸弹打击叙反对派武装★◆★◆■。同时◆■◆■★◆,由于地下环境中可能含有大量有毒气体,或含氧量不足,作战士兵需要新鲜的空气,美陆军装备了单价约为1◆◆★.3万美元的可过滤有毒气体或烟尘的自持式呼吸装置。另外■■★■★,美陆军还配备有新型夜视仪◆■、消音器、大功率切割锯■◆★、特制的手持式防弹盾牌等地下作战的必备品。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作战重要性的日益提升,西方军事大国开始将地下空间作战视为一场新型战争■◆◆■。美军在2017年初起草关于陆军2020~2040年在大城市作战的白皮书,就提出了“地下机动需求”的问题◆◆■,足见美军对未来地下空间作战的重视■◆◆。

  随着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预计到2050年全球约有63亿人生活在城市◆■■◆◆。城市人炸性增长与地表面积的有限性矛盾不断上升,使得人类被迫向地下要空间■■■★★★,让城市地下空间协同开发利用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趋势◆★。而人类生存方式决定了作战方式★■◆,地下空间天然的作战优势★◆,使得城市作战体系正向地下空间拓展★◆★◆◆◆,城市作战方式由地上为主向地上地下协同作战转变。

  古往今来,国因城而在,守国必先守城,城破国亡、城乱国衰已成历史铁律。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未来战争阴云将越发浓郁地笼罩在城市上空。美军认为,城市是21世纪最有可能的战场,是未来作战重心■■★■,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战场,棘手的不是应对地面作战■★■★■,而是如何控制和占领城市地下设施。

  当前的叙利亚战争也是如此。人们发现尽管叙军拥有数个坦克师和机械化步兵师■◆★■◆★,还有俄军空中火力支援,以及大量重型火炮支援作战■★★◆■■,有时却拿以轻步兵为主的叙反对派武装办法不多,进展比较缓慢,关键原因就是叙反对派武装玩起了城市地道战■◆★◆★◆。叙军和俄军的优势是天上的战机,地面的火炮和坦克,如果反对派武装出来正面对抗★★,必然是鸡蛋碰石头,不堪一击★■◆★★■。据悉,叙反对派武装的地下坑道深度达7~8米◆★★■,最深的地方甚至达到了15米。虽然地面被炮火炸得一片废墟,但是城市地下却暗道交错■★■■★◆。叙军一旦进入这些地道网络,反对派武装就可以依托地道■■◆,从各个方向攻击叙军★★■。

  早在2016年9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就发布了《21世纪远征部队如何进行作战》,针对2025年以后的战争,要求提高海军陆战队在城市地形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并进行适应性训练,以应对全方位的战斗,包括城市街区、街道■◆■★◆、下水道和隧道★◆■■。

  如果说城市战场是士兵最大的坟场,那么城市地下作战则是人类战争的绞肉机。若在城市地下空间开辟战场◆■★★★■,★◆■■■“主场◆◆◆■”国家将具有较大的防御优势★■■★◆,而作为进攻的一方■◆■◆■★,则面临的是不可避免的巨大挑战。

  在未来的城市作战中,控制和占领地铁、排水系统、防空隧道等地下设施尤为重要。透视近20年来爆发的世界局部战争不难发现,城市地下防御工程绝非可有可无,巧妙利用地下防御设施保护人员★★★、保存物资★■★■、与敌周旋,进而创造出以劣胜优战绩的经典战例俯拾即是。

  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波黑战争中,波黑首都曾被塞族武装围困长达3年之久,而这座城市之所以能顽强支撑住★◆■◆◆★,其神秘的巴特米尔地下隧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悉,就在城内几乎弹尽粮绝之际,佐拉克将军接受了部属提议,把冷战时期修筑的巴特米尔隧道延伸至萨拉热窝机场下方■◆◆■◆,使塞族军队再也无法断绝萨拉热窝与外界的联系,从而有效扭转了战局◆■。

  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人们见识过依托“地穴”和城市化地道作战的威力。以伊拉克战争为例★◆,美军在开战一年多以前就针对伊军的“地道战◆■★■”进行了模拟训练,在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设立了“地下作战中心■■★★”◆★。据说,这个中心模拟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地下设施建造★◆◆■■,由坑道和地下通道组成★■◆★★,与战场地下环境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即便如此,美军在后来的清剿行动中依然遭遇了较大的困局◆◆。

  一般而言,城市地下空间可以分为三类◆■★★◆:商用盈利性质用地★★,如地下街及商业街、地下车库、地下仓库等;公共服务性质用地,如地下公路、海底隧道★◆、地下图书馆、学校等;军事城防性质用地■★◆★★★,如防空洞及防空地下室、防空指挥部■★★、地下导弹发射台、潜艇基地、军火库、核武器试验等■◆★★,这些地下空间均可用于战时防御。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而且,地下设施军事用途和民用用途越来越趋于一体。

  孙子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可见★◆,古代兵家一直把地下工程作为防御作战的重要手段。地下工程与战争渊源甚深。据有关专家考证,在河北省永清县境内就筑有一条1000多年以前的连通6个乡镇11个村、深度1~5米不等的宋辽地下古战道◆★,它是宋辽对峙时期的重要地下防御工事,被誉为★★■◆◆“地下长城★■★”。

  前不久,美国军事网站刊文称,美国陆军正斥巨资训练士兵在城市地下空间作战。随着地下空间在城市作战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它被认为是继陆■■★◆★、海◆◆★★■、空★★◆◆★、天◆★■★★、电、网之后,人类战争的新战场。

  据悉,美陆军地下作战训练包括■■■★:如何在地下特殊空间进行有效导航、通信、清除主要障碍物以及对敌发起攻击等。训练的重点目标是各级部队的指挥人员★■★。他们要学会对执行地下作战任务的部队进行编组★■、制定地下作战计划以及在地下环境中指挥大规模作战行动。对士兵的训练则相对简单些,因为地下作战在某些方面与房屋清理行动类似■■■◆★。(石纯民 董建敏)

  对于防御者来说优势明显◆★★■■,他们熟悉地下空间环境,可以将地下空间作为交通线■■◆◆★◆、补给线、支援线■◆★■◆★,提早设防,保障作战指令畅通;隐蔽军事目标,避免来自太空★★◆◆◆、高空等空间的高新技术侦察、探测与监视行动;具有较强的抗破坏效应★◆,精确制导武器、无人机、高功率微波武器、动能武器、核辐射等无法在地下战场发挥应有之效★★■■★■。

  特别是,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地下设施建设日趋坚固多样,平时方便民众使用,战时则可转变成★◆◆“地下作战堡垒”★◆■■,使之成为继陆、海、空、天◆■★■◆■、电、网之后的第七维战略空间◆◆■★★。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建有庞大的城市地下军民一体设施,战时可供指挥、防护和对地面发起突击使用■■◆★◆。美国修建的地下工事可容纳1.2亿人★★◆■■,占总人口的57%★◆★■◆。比如,纽约市地铁长达255公里的地下段可掩蔽450万人;华盛顿市的地下车库可停2万多辆汽车,战时可掩蔽该市50%以上人口。苏联修建的地下工事可容纳1.8亿人,达到当时总人口的68%。俄罗斯在修建莫斯科地铁时,充分考虑了民防要求,其结构抗力很高◆■★◆★,最大埋深达90米■■,战时可掩蔽350万人。瑞典★★◆■、瑞士修建的地下工事可容纳总人口的85%以上。以色列修建的地下工事则能容纳全国人口的100%。据估计,截至2017年,全球范围内的军用城市地下设施已有多达1万处。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司令斯蒂芬·唐桑德表示:★■“如此庞大的地下世界■■◆★★★,是任何一支准备在大城市作战的军队都不能忽视的。★■★”

  在摩苏尔战争中◆■,摩苏尔城的老式建筑经过武装分子长时间改造★◆★◆★★,形成了庞大的地下坑道体系■■,使其能够有效避开侦察,灵活机动兵力。尽管这种地下环境的复杂性远不及大城市,但还是让美军前期进攻吃尽了苦头。美军支援的伊军不得不花费4个月进行战争准备■■■★,并投入13∶1的兵力,而且耗时9个月、几乎是计划用时的4倍,才彻底收复这座城市。